man sitting on gray rock while staring at white clouds

Cross-Cultural Calling 如何確認自己做跨文化宣教的呼召

跨文化宣教士的呼召不僅是個人對異文化的興趣或短期服事的感動,而是一種長期、經過試煉的委身。教會領袖、宣教學者和真正參與跨文化宣教士的見證,為我們提供了一些辨識呼召的關鍵原則。以下是幾個可幫助我們確定這一呼召的關鍵因素:

禾場前裝備

Bethel Care Center

3/5/2025

open book
open book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一、聖經的根據與神的主權

聖經清楚表明,宣教是神的心意。耶穌在《馬太福音》28:19-20中向我們發出了普世宣教的命令:「所以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……」這段經文不僅顯示出耶穌對全世界萬國的使命,也讓我們明白宣教的核心是讓每一個民族得知福音,並成為神的門徒。此外,約翰·派博(John Piper)在其著作《讓列國歡喜》(Let the Nations Be Glad!)中指出:「宣教不是教會的最終目標,敬拜才是。」然而,由於世界上仍有許多未得之民,宣教成為推動敬拜的重要手段。

問題反思 你的內心是否對未得之民有深切的負擔?你是否深刻理解到神在歷史中推動福音廣傳的計畫?當我們回顧神的救贖歷史,我們會發現,宣教並不是一項選擇,而是我們信仰生活的一部分,是神對全人類的旨意。

二、內在的感動與外在的確認

問題反思: 你的教會是否支持並確認你的宣教負擔?屬靈導師如何評估你的裝備和恩賜?你是否願意在群體中服事,並接受來自他人的建議和挑戰?

a man riding a skateboard down the side of a ramp
a man riding a skateboard down the side of a ramp
black blue and yellow textile
black blue and yellow textile
外在的確認

約翰·斯托得(John Stott)曾說:「真正的呼召會被群體確認,而非孤立地發生。」健康的福音派教會應該成為宣教呼召的見證者。教會透過門徒訓練、短期宣教機會、領袖評估等方式,幫助確認個人的宣教負擔。屬靈導師的指引和教會的支持,是我們確認是否真實被呼召的關鍵。

內在的感動

許多宣教士的見證顯示,最初的呼召往往來自內心強烈的負擔。戴德生(Hudson Taylor)便是在一次深切的禱告中,對中國失喪靈魂的需要有了強烈的感動,這推動他創立中國內地會(China Inland Mission)。這種內心的呼喚常常超越了個人的計劃,而是對神的旨意有著無法抗拒的渴望。

三、個人裝備與文化適應能力

問題反思 你是否願意學習語言、適應異文化,甚至面對挑戰和逼迫?在異國他鄉,當我們遭遇挑戰時,是否能夠保持對神的依賴?

聖經與神學裝備

宣教學者如拉爾夫·溫特(Ralph Winter)強調,跨文化宣教需要扎實的聖經基礎。深入了解聖經的教導和神學原則,不僅是宣教士的基礎裝備,也是長期服事的支撐。學習宣教學書籍,如J. H. Bavinck的《宣教學概論》(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issions),能幫助我們理解宣教的理論與實踐。

有效的跨文化傳福音需要宣教士能夠流利地溝通和理解當地文化。威廉·克里(William Carey)在印度的服事見證了語言學習對長期宣教的重要性。他的翻譯工作不僅讓印度人民聽見福音,也讓他能深入理解當地文化,建立信任。

跨文化的服事經常伴隨著文化衝擊、孤獨、甚至逼迫。伊麗莎白·艾略特(Elisabeth Elliot)在《順服之門》(Through Gates of Splendor)中記錄了她丈夫吉姆·艾略特(Jim Elliot)為了福音捨命的故事。這種堅定的信心與順服是確認宣教呼召的重要標誌,並能幫助我們在艱難的時刻持守信仰。

語言與文化學習
屬靈韌性與適應能力

四、短期宣教與長期委身

問題反思: 短期宣教是否加深了你的宣教負擔?你是否願意接受宣教機構的評估和裝備?

透過宣教機構的評估

許多宣教機構(IMB, Pioneers、 Frontiers etc.)提供個性化的宣教訓練與評估,幫助確認是否適合長期服事。這些機構的評估不僅關注信仰與精神狀況,還會考量文化適應、語言學習等方面。

people sitting on chair under white umbrella during daytime
people sitting on chair under white umbrella during daytime
短宣經驗

短期宣教(如1-2年)是測試宣教呼召的良好方式。戴德生曾說過:「不經過試煉,呼召難以確定。」若在短宣後,內心仍有強烈負擔,這可能是上帝對長期宣教呼召的確認。短期宣教不僅是為了服事,還是讓我們對宣教領域有更深的理解,並反思是否有足夠的力量與毅力堅持到底。

man standing on street carrying backpack
man standing on street carrying backpack

  結論:回應呼召的行動

確定跨文化宣教的呼召是一個多方面的過程,包含個人、群體、以及神的共同確認。當你發現自己對未得之民有負擔,教會與屬靈導師也肯定你的恩賜,你願意在裝備自己、適應文化、面對挑戰的過程中,回應神的召喚,那麼,你可能正在走在回應神宣教呼召的路上。

最後,正如大衛·普拉特(David Platt)在《極危險的呼召》(Radical)中挑戰基督徒:「我們不是被呼召過安逸的基督徒生活,而是被呼召去改變世界。」願我們都順服神的帶領,無論是在本地或跨文化宣教,忠心完成大使命!

聖經的根據與神的主權

內在的感動與外在的確認

個人裝備與文化適應能力

短期宣教與長期委身